随着贵州省消防救援队伍2023年度执勤岗位练兵暨指挥员实战指挥能力提升培训第一期进入尾声,实操转入理论。
礼堂内,培训学员奋笔疾书。
【资料图】
上午还在学习LNG槽车事故处置要点;基于联合国搜索与救援咨询团(INSARAG)关于城市搜索与救援(USAR)行动指导标准,和当前国内地震救援队伍发展趋势形成的地震救援队伍响应周期五大模块理论。
晚上就开始讨论相关救援战例。
战例复盘,使参加或没参加过救援行动的学员重回救援现场,用课上的理论“头脑风暴”制定属于自己的救援方案,提出救援过程中的疑问。
理论指导实战,但实战中也诞生了新的救援理论。
遵义“5.4”液化天然气槽罐车追尾泄漏燃烧、黔东南榕江“6.4”列车脱轨、贵阳乌当“1.27”火灾、遵义赤水“8.21”森林火灾、六盘水“9·18”牂牁江客轮翻覆、安顺“7.7”公交车坠湖等近年来省内发生的典型案例剖析,使培训学员深刻的觉得“本领恐慌”,复杂的救援如果缺乏基本理论的支持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意外的出现。
同样,复杂的救援现场也会催生经典的、可以传承的、可学可推广的救援理论。
在遵义赤水“8.21”森林火灾扑救中,总队指挥部向联合指挥部提出了“交通大循环、供水大干线、水炮全覆盖,通宵大会战”的作战思路,经过实践证明,这个战法是行之有效的。这也是我省城市消防救援队伍首次整建制全面参与森林火灾扑救,为今后队伍参与森林火灾扑救积累了经验。
在遵义“5.4”液化天然气槽罐车追尾泄漏燃烧事故救援中,指挥部果断作出了“两车分离、灭火防爆、管控火源、注氮排险”的处置方案,现场调度的大跨距举高喷射消防车让人装协同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D2809次列车脱线事故处置中,经与铁路部门专家会商研判,采取“氧炔切割、破拆分块、起吊转运”的处置方案,确保了在最短时间打通了贵广高铁大动脉。
一次次的战斗中,提炼固化实战处置的经验,形成了理论成果。这是此次培训中一位老战训的感慨。
法国元帅福熙说过:理论所提供的典型是给军人反思用的,它不是要求军人盲目模仿,而是要他们领会精神,从中吸取灵感。理论如果有失误,那是因为理论家往往没有实战经验。
笔者认为这句话在消防救援队伍一样适用,每次的典型案例都是一次全新的研讨课题,要求消防员始终保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做到“学中干、干中学”。
同样每次在战斗中形成的理论,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就如森林火灾相较城市火灾,其灭火的机理和方法都是一样的,无外乎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和抑制法。
对于森林火灾来说,最有效的灭火方法就是隔离法和冷却法。所以在实战中形成的理论往往是最值得研究推敲和推广应用的。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每日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