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1、《史记》中一直将南越国第二代王“南越文王”称为赵胡,但1983年“南越王墓”挖掘后,在出土的印章中发现“赵眜”的玉印和“文帝行玺”的金印,经考古学家证实,确认“赵眜”应该是《史记》所载的“赵胡”的真名,而“赵胡”可能是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出现的错误;也有可能是班固的《汉书》在传抄中抄错,后人根据《汉书》更正《史记》中的“错字”,以致一错再错。
2、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对笔误一说提出异议。
3、学者余天炽、覃圣敏、蓝日勇、梁旭达、覃彩銮等人,在其所著的《古南越国史》中认为南越文王名字不可能出现记载错误。
4、他们认为《史记》对在位时间最短的赵建德事迹记载都尤为详实,因此对南越文王名字记载错误的偶然性不存在;而且南越文王在位期间同汉朝交往频繁,名字的笔误更不可能。
5、他们认为赵眜是南越武王赵佗的儿子、南越文王赵胡的父亲(或者赵眜是赵佗的长孙、赵胡的兄长),被赵佗立为太子,但未即位就已死去。
6、赵胡将赵眜生前使用的印章带入坟墓,以示缅怀之意。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每日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